编者按
上周我市初三年进行了质检考试,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一次大检查,也是中考的"风向标"。学生用细腻的心灵,感性的灵魂,流畅的文笔记录下了,其中不乏高分作文。几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向小编极力推荐了几篇高分作文,与各位读者共赏。见报题目为编者所拟。
本次考试给出了两道题目,学生选择其中一个:(1)经历风雨,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幻;经历风雨,我们品尝了人世间的冷暖甘苦;经历风雨,让我们思索成长的奥秘;经历风雨,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……
请以"经历风雨"为题目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根据题意,扣题作文。
②自选文体(诗歌除外),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。字数不少于500字。
(2)题目:让__放一天假
要求:①加上适当的词语,补足题目,扣题作文。
②自选自体(诗歌除外),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。字数不少于500字。
1 风雨让历史更加绚烂
莲花中学初三(8)班 陈柏铭
阴沉的天空压抑着大地上的一切生灵,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坠下,肆意敲击着路旁已经直不起腰的海棠。肃杀的寒风在大地上翻滚,混杂着沙土和水滴,肆无忌惮地震响着家中的玻璃。
望着窗外的景色,听着风雨的咆哮,我不禁想到,人生的天空反复无常,孰知何时会落下这场暴雨呢?在如此的风暴中,我们又应如何承受呢?
思绪飘回从前……
汉武帝天汉二年,震惊朝野的“李陵事件”爆发。汉名将李陵竟投降匈奴。朝中一片哗然,惟有一向耿直的司马迁据理力争,为李陵鸣不平。恼羞成怒的汉武帝,将司马迁投入死牢。
此时,摆在司马迁面前的只有两条路:赴死,或者宫刑。看着怀中刚出生的、稚嫩的《史记》,司马迁不忍离去,身为史学家的灵魂迫使他选择了宫刑。
暴风雨笼罩了司马迁宫刑后的那段岁月,司马迁终日坐卧不定,恍恍惚惚,出则不知所往,入则不知所安,每念及宫刑之痛,刺骨的寒意就会从脊梁生出。正如雨点浸染了他的整个身心。
然而,暴风雨总会过去。风雨后,身为士大夫的司马迁死了,身为宠臣的司马迁死了。而这也标志着,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复苏了,身为史学家的司马迁诞生了!重生的司马迁,将所有的身心融入了《史记》的创作,将风雨的苦难,化作了笔下的血泪,将不屈的灵魂,变成了竹简上永远不灭的光辉!
风暴过后,彩虹出乎意料地绽放了绚丽的华彩……
幡然醒悟,风雨是无法预料的,甚至是无法避免的。然而,只要不被风雨压垮,光辉近在眼前,司马迁如是,居里夫人如是,朱元璋如是,爱迪生如是……古今中外,有不少人已经向我们证明了风雨后光辉的到来!
勇敢地抬起头,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风雨,不屈地抗争,就一定能看到理想的光辉!
雨点越来越小,渐渐在大地上隐匿了痕迹。青草的幽香溢满了四处,海棠又立起了身姿。被雨洗涤过的大地一尘不染,焕发着新的生机。我走下楼,推开大门,分明看见,树丛中,一弧彩虹正向我绽开笑颜……
指导老师黄伟才简评
写名人的文章很多,其中不乏佳作。细品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,除了有较好的材料、较强的文学表现力、较优美的语言、较完整的篇章结构外,还少不了很重要的一条:即小作者对名人之所以是名人——经历风雨的历炼、“方显生命本色”之题的理解是否深刻、感受是否真切。表为心声,正因为有了真情实感,才能让小作者的心灵与名人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,也只有这样,才能写出好文章。